Site Meter

2011年10月24日

Ubuntu Oneiric Ocelot 64bit 執行 32 位元程式顯示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之前升級 Oneiric Ocelot 之後, adb 就一直動不了,明明檢查了老半天也沒有缺 library ,但無論怎麼執行就是一直吐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的訊息給我。 搞到最後索性自己編一個 64 位元的 adb 來用。 adb 是可以動了,但我後來嘗試安裝 Packet Tracer 又遇到同一個問題,查了又查才找到原來是這個 bug 在搞鬼。

根據底下內容提到,只要重新安裝 libc6-i386 就可以解決。

$ sudo aptitude reinstall libc6-i386

BTW, 第一次用手機上的 Blogger 打網誌,所以廢話比較少,感覺還不錯。

2011年10月13日

大不一定好,多大剛剛好?

最近由於 iPhone 4S 發表,螢幕大小沒變,于是乎為什麼堅持 3.5 吋這個陳年老問題又再度被搬上來吵。

其實關於多大才剛好這件事情,我覺得是見仁見智,我相信 iPhone 堅持用 3.5 吋應該也是有他的理由才對,但我有點受不了某些人一直把 3.5 吋這個大小說成黃金比例、多符合人體工學或者什麼最適合單手操作之類的。 其中某些文章,甚至還畫了示意圖(當然是畫成 iPhone 螢幕寬度剛剛好和手指頭一樣)。 因為每個人的手又不一樣大,而且大小 range 還差很多,實在沒必要把維持 3.5 吋這件事情講的好像多為 user 著想啦!

我自己覺得最剛好的螢幕 Size 以 WVGA 或更瘦長的比例來說,是 3.5 ~ 4 吋最適當(Sensation 那個比例的話 4.3 我也覺得 OK),以下就我自己拿的 Nexus S 來當例子,不嘴砲,我們用眼睛看吧!

實際的情況就是和一些文章中描述的根本就不一樣, Nexus S 用的是 4 吋螢幕,而我的手指長度甚至可以輕易超過它的螢幕寬度,所以這個螢幕大小對我來說基本上單手操做並不會有什麼障礙。 而實際上,就我所知我的手其實並不算大的。 然而很有趣的一點是,許多人的比較對象總會直接拿 4.3 吋 WVGA 的 Galaxy S2 ,這很奇怪,難道除了 3.5 吋, iPhone 就一定要用 4.3 吋以上的螢幕嗎? 這樣我也覺得太大啊啊啊!

我也是那種大不一定好的支持者,但怎麼樣的大小才是最剛好的,好像不是嘴砲就能決定,也不代表使用 3.5 吋,就一定是為了單手操作的考量,甚至也不直接代表了手機會變大,改天有機會去看手機的可以話向櫃台人員借這三台手機擺在一起: Motorola DEFY 、 HTC Tattoo 、 Huawei IDEOS U8510 ,你會發現這三台手機差不多大,螢幕卻差很多。 (3.7、2.8、2.8)

螢幕不改大並不一定表示它是黃金比例,背後的其他問題(例如比例、大小、內部空間、良率之間的平衡)應該才是最關鍵的,況且你們到底把喜歡小螢幕手機的眾人們擺哪了啊? 一片螢幕而已有需要這樣子吵嗎?(翻桌) 那些喊 iPhone 螢幕變大就不買的人,改天螢幕變大就不要給我看到你去排隊!


[補充] 有人質疑上圖不是我平常使用手機的姿勢,的確我平常是不會把手指伸這麼長,不過我平常使用手機的姿勢差不多就是這樣沒有問題。 不多說,補圖。

我平常使用手機的姿勢就是這樣。 而且,右手拿手機、左手拿相機,要操作快門還要瞄角度實在天殺的有夠麻煩的。

2011年9月27日

讓 Google Music Manager 重傳上傳失敗的歌

Google Music 真的是個好用的服務,有了 Google Music 之後,我再也不用特地抓歌進手機,在別的電腦聽音樂再也不需要在複製來複製去。 不過 Google Music 的上傳工具 Music Manager 之爛也是眾所皆知(?)的,除了 for Linux 版沒辦法記憶密碼的這個 known issue 拖老半天到現在也還不見解決。

還有一個比較笨的問題,大概也有許多人會碰到。 這問題就是 Music Manager 在上傳的時候如果碰到網路問題,它做的動作不是重新上傳,也不是停止上傳,而使開始跳過曲目,所以就會開始一條接著一條略過直到網路恢復正常為止! 而且更經典的是,這些被略過的檔案在全部上傳完後 Music Manager 也不會回過頭來重傳! 我翻遍整個 Google Music Manager 也沒有「Retry」之類的按鈕! Trouble Shooter 那功能只是告訴你,ㄟ!你的第 ABCDEFG… 首歌傳爛了喔! 然後呢? 然後就沒了!!

好了,所以我們就只好用比較克難的方式解決這個問題。 以 Linux 版來說,儲存音樂上傳狀態和一些音樂資料庫資訊的檔案都在 ServerDatabase.db 中,而這個檔案通常會放在 ~/.config/google-musicmanager/ 裡。 所以我們就直接拿它來開刀。 在進行以下步驟之前,請先把 Music Manager 關掉,然後建議也為 ServerDatabase.db 做個備份,免得發生意外。

$ sqlite3 ~/.config/google-musicmanager/ServerDatabase.db
sqlite> DELETE FROM XFILES WHERE MusicUploadStatus = 4
sqlite> GO
sqlite> .exit

MusicUploadStatus 為 4 的就是上傳失敗的,把這幾筆刪掉,這麼一來下次打開 Music Manager 的時候, Music Manager 便會重新掃描到這些歌,並重新開始上傳了。

2011年9月11日

HTC EVO 3D 體驗會

繼去年五月參加過 Mobile01 和廠商聯合 N900 體驗會之後,這回非常有幸的又有機會來參加 HTC 和 Mobile01 共同合作舉辦的 HTC EVO 3D 體驗會。 相差一年半的時間,想不到智慧型手機的生態,已經相差這麼多了。 (遠目)

這次活動的舉辦地點是是位於高雄三多大地標八五大樓中的金典酒店 42 樓,可謂在雲端舉辦的活動

從 42 樓看高雄。

話說其實之前在某研討會的時候,我就已經在貴為鑽石級贊助商的 HTC 攤位上初步玩過 HTC EVO 3D 了,所以對於它的 3D 表現和外觀,已經有一個初步的認識,這次來主要是進一步測試一些之前一直沒有機會試的部份,深入了解一下這款主打裸視 3D 的雙核心旗艦機種的實力究竟如何。

HTC EVO 3D
上圖就是之前在攤位上的 HTC EVO 3D 。

由於很不幸的這次中秋連假返鄉過節的時候,我很不幸的忘記帶我的相機,因此這場體驗會就很尷尬的沒有相機可以帶,因此我就只好拿我的 Nexus S 硬上了。 此次活動全程使用 Nexus S 拍攝,故除了對 HTC EVO 3D 的表現有興趣的人以外,若你對 Nexus S 室內拍照效果如何很好奇,也順便可以參考一下本文,可謂一文多用呢! (炸)

顯然大家都是有備而來,大部份人都帶了單眼或 EVIL ,還有人帶了五隻手機來 順便送我一隻吧 ,只有我最悠閒,除了一隻手機和錢包,我什麼也沒有帶。

活動的流程主要是這樣的,首先由主持人開場,然後由 HTC 行銷部門的人重點介紹 HTC EVO 3D 的 feature ,然後由專業(?)玩家簡短分享兩週使用心得,接下來就進入到了重點的實機體驗時間。 喔對了,還有每次活動我最期待的點心部份。

接著就是進入重頭戲,先來重點整理一下 HTC EVO 3D 的特點:

  1.  CPU 為 Qualcomm Snapdragon MSM8260 1.2GHz dual-core
  2. qHD 16:9 的 4.3 吋裸視 3D 顯示螢幕
  3. 1GB RAM / 1GB 內建儲存空間
  4. HTC Sense 3.0
  5. HTC Watch
  6. 實體相機鍵
  7. 虛擬 5.1 聲道
  8. 1730 mAh 大容量電池
  9. 內建三款 3D Games 「Sims3」「Spiderman」以及「Need for Speed」


  • 關於 3D

HTC EVO 3D 最大的賣點當然就是它的裸視 3D 功能,這應該也算是具有指標性意義的一個重點功能(就像 NFC 之於 Nexus S)。  在這兩次與 HTC EVO 3D 接觸的過程中,我覺得要成功看到 3D 畫面並不算困難,只要與手機保持適當距離,不要拿太近,基本上很容易就可以看到 3D 畫面,雖然我覺得 40 cm 的設計有一點遠。 當然,由於原理問題,故你只能在橫向的狀態下看到 3D 。

實際效果方面,其實我不是太清楚是影片的問題、我的問題還是手機的問題,雖然看到的東西的確有 3D 立體感,但螢幕裡頭的小人看起來卻好像是一個紙片人一樣浮在螢幕上,就是看起來雖然是有景深但個別物件的感覺老讓我覺得是扁的,有可能是影片的問題,亦或者是我天份的問題吧 Orz

關於頭暈的問題,我是覺得在看的時候還好,不過視線移開手機的時候,雙眼會陷入一陣子無法對焦的狀態。 [囧] 然後也有很多人表示他們看這個 3D 螢幕的確是會暈的,尤其玩賽車特別暈。

應用範圍的部份,這點倒是比我原本的想像中要廣一些些,除了拍攝 3D 照片和影片外, YouTube 也有支援 3D 的功能,所以如果你在 YouTube App 中,看到有標示 3D 的影片,便可以在 HTC EVO 3D 的裸視 3D 螢幕上看到 3D 畫面。  除此之外,也內建了三款完整版的 3D 遊戲可以玩,所以可應用層面其實不至於太過狹窄,我認為這是很重要的,因為空有 3D 螢幕,沒有地方用也是惘然。 但由於 3D 手機在現在還是一個處於起步階段的東西,所以可用的 3D 內容不多,其實也是可以理解的。 我想這就有待時間的考驗,若 3D 這項功能受人青睞的話,我想在未來的手機當中,這個功能可以使用的地方就會越來越齊全了。 倒是我不知道 HTC 新推的線上租片服務 HTC Watch 當中,有沒有 3D 版本的影片可以看就是,因為在體驗會上看到的,都僅只有一般版本。

拍照方面,這邊限制就稍微比較多,因為鏡頭是橫向兩顆,所以說基本上它只能拍攝橫向的 3D 照片,假如你手機拿成直的,它會不讓你拍(根據方向感應器)。 其實我覺得這點雖然可以理解,不過若是要一些非制式的構圖的情況,這其實會影響到彈性。

另外一個比較大的侷限是在於,因為雙鏡頭不像人的眼睛可以豆雞眼,所以你若要拍 3D 照片基本上要與物體保持一定的距離,不然拍出來的 3D 照片基本上是看不清楚的。

可視角那些的就不多說了, EVO 3D 在這方面的表現和 3DS 基本無異。

整理一下 HTC EVO 3D 的 3D 應用範圍:

  1. 自行拍攝的 3D 相片/影片
  2. YouTube 上的 3D 影片
  3. 內建的 3 款 3D 遊戲(Market 上就算有,應該也只有極少數有支援 3D 畫面的遊戲)

  • 關於雙核

今年 HTC 的雙核心機種,除了 HTC Sensation 之外,當然就是這一隻了。 因此雙核心的表現到底如何當然也是一個很大的重點。 其中, EVO 3D 與 Sensation 的規格上大致無異,採用的 CPU 亦都是 MSM8260 ,僅 RAM 比 Sensation 還要大一些,所以體質基本相同。 故果然跑出來的分數,也是差不多的。

Quadrant 跑分 1862 ,我大概跑了兩三次,都是差不多的分數,老實說以雙核來講,這樣的分數並不亮眼,同樣在未 tune 過的狀況下,手上 Nexus S 的分數也有一千七百多分,經過簡單的 I/O tweak 之後 Nexus S 可以輕鬆跑到 2600+ ,而 Nexus S 是單核心 CPU ,故其實 MSM8260 的表現如此,並不是很理想。 這有幾種解釋,一是可能現時系統並沒有針對多核心環境做充份的最佳化,或是說 Qualcomm 的雙核心 CPU 其實效能差強人意? (畢竟某對手的雙核心 CPU 隨便跑也有 3000+)補充: 剛聽說還有一個可能是 MSM8260 是異質雙核的關係,也就是兩顆架構不同的核心所構成的 CPU 。

上面兩張圖示 Linpack 的跑分,分別是使用 Single Thread 和 Multi-Threads 跑出來的分數, Single Thread 跑了 44.663 MFLOPS ,而 Multi-Threads 則跑了約 40 MFLOPS 。 我本來還以為 Multi-Threads 跑起來會比 Single Thread 高,結果我跑了兩次一次 39 一次 40 ,階低於 44.663 的成績。

接下來是 CPU 的部份,這次挑來測試 GPU 的工具是 Nenamark1 和 Nenamark2 。 Nenamrk1 的測試結果如上圖,我一共跑了三次,最高跑分 46.5fps ,跑出來的分數是輸 PowerVR SGX540 的。

接下來是 NenaMark2 的結果,這個結果就比較漂亮了,雖然還是輸主要競爭對手一大截。 顯然的,即使新一代 Adreno 效能確實有改善,但在圖形能力方面 Qualcomm 仍舊是比較弱的。

當然, Benchmark 數據雖然可以提供給我們客觀的量化資訊作為參考,但也並不代表一切。 因此我也特地注意了一下流暢性的部份,具體來說我在事後的心得分享時間時所聽到的,大部份人對於 EVO 3D 的整體流暢性都讚譽有嘉,因此總體來說 HTC EVO 3D 給大部份人的感受應該都是十分流暢的。 至於我個人的感受方面,我覺得 HTC EVO 3D 在操作上的確是不會不流暢,其硬體能力基本上也都足以應付這些事情,所以效能上應是算 OK ,只不過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我已經習慣了 Nexus S 的關係,我並沒有感覺到 HTC EVO 3D 有特別順暢。 這點和我在玩 Sensation 時也是一樣的。

效能方面總體來講,雖然效能有一定的水準,但我沒有看見雙核心帶來的亮點或是震憾。 在這個方面算是比較可惜的。

  • 外觀與手感

HTC EVO 3D 的外觀其實還是很 HTC ,就完全是一隻 HTC 手機會有的風格,相比 HTC Sensation , EVO 3D比較沉重,重量 170g ,拿在手裡的感覺正如數字上一般,搭配大量金屬材質的 EVO 3D 與 170g 的重量級, EVO 3D 躺在手裡的感覺是很沈的,而且具有濃濃的金屬質感,因此喜歡這類質感的朋友, EVO 3D 會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接著,雖然都擁有著 4.3 吋的螢幕,但不同於 Desire HD , Sensation 和 EVO 3D 用的是 16:9 的 qHD ,因此總體來說, Sensation 和 EVO 3D 的外觀都比 Desire HD 來的瘦長,比較不會這麼電視,自然握在手裡也就比較好握。 不過由於吋數相同比例不同的關係,所以實際上 Desire HD 的螢幕面積會比較大。

是錄音帶!

實體快門鍵。 對於現在的智慧型手機,這是一項相對罕見的設計,你可以輕易的用它來啟動相機,以及拍照。 右邊那顆則是快速切換 3D/2D 的切換鍵。

EVO 3D 的觸控螢幕最多可以到 4 點觸控,基本上夠用了。

Sensation 與 EVO 3D 合照,以形狀和正面來說我其實是比較喜歡 Sensation 的,不過論背面的話我覺得 EVO 3D 的機背比較漂亮。 不過以女生的角度來說,或許都太陽剛了。

最後,是每個參加者都會拿到的小贈品,很可愛的 4GB 小隨身碟,我拿到的是白色版的,有人拿到黑色的。 (正缺隨身碟 XD)

連包裝也弄得很精美。

這次活動仍舊是人比機器多的狀況,所以相對的每個人可以體驗的時間其實還是有限。 不過雖然如此這次總算是有試到一些比較細節的部份,因此對目前 HTC 在台灣主打的兩隻旗艦機的狀況,可以說是比較清楚了。 不過,希望下次可以來個機器比人多那就太完美了 XD

2011年8月24日

Google Nexus S 使用心得 — 外觀篇

接續上一篇,今天要來分享的是 Nexus S 的外觀囉! 其中 Nexus S 的外觀部份,一直被拿來當賣點的其中一個特色就是微弧形的曲面螢幕。根據拆解文指出,這個弧形螢幕並不是一塊彎曲的顯示面板,而是表層玻璃切割成彎曲的形狀。

其實一直到 Nexus S 真的躺到我手上之前,我都還一直覺得這個設計純粹是個噱頭,想說用起來應該沒啥感覺。 不過實際用過以後,發現這個彎曲弧度不大的曲面螢幕,還真的是提供了一種與其他手機不同的手感,在觸控操作的時候,螢幕摸起來的感覺不太一樣,貼在臉上的感覺也是。 整體來說是個不錯的體驗,塞緊身牛仔褲的時候,這個形狀設計應該也會有些幫助吧! 不過我想這個特色應該不會延續到下一隻 Nexus 上,畢竟這算是比較次要的特色之一了。

Nexus S 正面聽筒兩側,分別具有方向感應器、距離感應器和一個前鏡頭, Nexus S 的前鏡頭同時也是它的一個重要特色,因為有了它就可以透過各種網路服務進行視訊通話囉! 雖然一如往常並沒有支援 3G 本身的視訊通話。 (看起來 Google 並沒有打算要支援)

搭配 2.3.4 版 Android , Google Talk 總算能 Talk 了! 不過截至目前 Stock ROM 有升級到 2.3.4 的,好像也只有 Nexus S 而已啊 Orz

因為保護貼我分三塊貼的關係(我手邊沒有這麼大的保護貼 Orz),所以上圖可以看到螢幕和聽筒之間有線,那其實是保護貼的關係,在沒有保護貼的情況下, Nexus S 的正面螢幕的界線是不明顯的。

Nexus S 的周圍很乾淨,右邊有一顆電源鈕,這顆按鈕是用來開關機和開關螢幕的。 這個擺放位置其實我個人是還滿喜歡的,因為比起許多機種設計在頭上,放在這個地方要點亮螢幕順手得多。 不過有一個問題是因為手勢習慣性的關係,按這顆按鍵的同時我常常會不小心連對面的音量鍵一起按到。

左邊就是音量鍵了。 Nexus S 周圍的按鍵位置其實安排的都很好,使用起來很順手,按鍵按感也不錯,不會像部份機種按鍵之硬都要用戳的。 不過這樣的缺點是它的按鍵的確比較容易誤觸,而且它的按鍵又設計得稍微凸出來一點。

倒是它的底部藏了許多東西, microUSB 和 3.5mm 耳機孔都藏在這個地方,夾在中間的小圓洞就是麥克風。 microUSB 和 3.5mm 設計在同一個方向我覺得是好的,因為這樣同時插耳機和行動電源的時候,就不會出現放哪裡都不是的窘況(因為上下兩端都接線)。 至於頂部就非常的乾淨,什麼也沒有。

接著就是最醜的背面了 XD

Nexus S 的背面長成如上圖這個樣子,印著一個大大的 Google (這是背部唯一讓人最興奮的地方)。 這個背面雖然醜歸醜,但圓弧的形狀握起來手感倒是挺不錯的就是。

這是 Nexus S 的 500 萬畫素鏡頭模組,旁邊有配一顆 LED 補光燈,這個補光燈的效果意外的還不錯,對光源不足的情況確實有不小的幫助,需要的時候還能拿來充當一下手電筒,其實還不錯。 然後想當然爾,後鏡頭是有對焦馬達的。

不過我比較討厭的部份,是鏡頭模組和大部分的手機一樣是凸出來的,這其實還蠻容易被手摸到和被東西刮傷的。 這大概是因為鏡頭模組需要一定的厚度,而大部份手機趨向於薄化的關係,所以也算是情有可原吧。

從上面這張圖可以看出,其實 Nexus S 的背面並不是純黑的,而是上面以一個一個小點的網狀圖案,這也是為什麼我覺得它背面很醜的原因之一,然後這個背面還漆成那種亮晶晶的討厭材質,根本是來印指紋和給人刮花的啊! 然後這種表面因為太會沾指紋,用久了還會讓人感覺油油的,所以大概也是整台手機唯一手感方面最扣分的地方了吧! 這點一定要砲一下的啊!

在尺寸和重量方面,台灣所販售的 Nexus S (i9023) 和美國所販售的版本 (i9020) 不太一樣, i9023 的稍微厚重一點,不過幅度並不大,稍厚的可能原因有可能是 Super Clear LCD 的關係,也許 Super AMOLED 比較薄,不過根據官方規格上下相差僅僅不到 1 公釐,所以如果不擺在一起仔細看,根本不會有感覺。 倒是重量的部份,i9023 140g 和 i9020 129g 相差了 11 公克,雖然差距不大但 i9023 Nexus S 拿在手裡的感覺是有一點重量的(當然有一點重量對手感是加分的)。 不過我也沒有實際拿過 i9020 就是了。

總結一下對外觀的心得,我很喜歡 Nexus S 正面那種在不點亮螢幕時是一片黑的感覺,看起來很好。 倒是背面就不怎麼好看,唯一的 High 點就是那個 Google Logo 吧? 而且背面那個材質,我已經可以想見不久的將來它被磨花的樣子了(我是不可能會裝保護殼的哼哼) Orz

2011年8月23日

Google Nexus S 使用心得 — 來龍篇

大概在上上週的時候,我的 hㄒㄈ Tragedy Tattoo 又無預警的陷入 bootloop 狀態,機齡僅一年半的它,這已經不是第一次發生這種狀況了。 果不其然,看了一下又是 /data 這個分割區炸掉掛載不起來,所以才會又陷入無法開機的窘境。

而每次發生這種狀況,唯一的辦法就是格式化重來,然後再從之前做的備份當中回覆使用者資料。 智慧型手機這種東西就跟電腦一樣,要是電腦裡的資料一夕之間完全消失,那回復起來的時間成本可是很可觀的。 因此在幾次的悲劇發生後,我就開始養成每個禮拜做一次完整備份的習慣,不然以它這種幾近是週期性爆炸的情況,我大概天天在那邊回復就好了。 不過 /data 是存個人資料的,也就是理論上每天都會有更動,幸運的話是炸掉的前一天有備份,這樣就是回復到昨天的狀態而已,但要是準備下一次備份的前夕炸掉,那損失可就大了。

忍受週期性爆炸已經有一段時間了,想不到才重新格式化後僅短短不到一個禮拜的間隔, /data 又再炸一次。 很多人的反應都直覺聯想我太常刷機的關係,不過問題是刷機動的幾乎都是 /system 啊! 根本就和 /data 沒有關係! 所以大約在一個禮拜前…… 我吶喊的好久的東西就從螢幕裡掉出來了。

啊啊啊!沒錯!就是我在入手 Tragedy 前就一直在觀望的 Nexus ,尤其是在我們可憐的「Magic Tattoo 悲劇聯盟」一個版本都沒有升級到,被拒於 2.0 的大門之外的時候,更是可以深刻的體會到 Nexus 這個英文字的價值。

大大的 Google ,象徵著它的血統!

開機! 開機時第一個畫面,同樣會寫著白色的 Google ,不知道為什麼看到這個畫面讓人格外的興奮!

接著會出現代表著 Nexus 的開機動畫。 不是我在說這動畫真的很漂亮啊!

除此之外,最讓人興奮的應該就是這個! 剛入手就馬上收到 2.3.4 OTA ! (出廠是 2.3.3) 真是太爽了! XD

先分享到這邊,接下來幾篇再針對各個部份分享詳細心得。

2011年8月20日

COSCUP I AM COMING!!!!!

今年的 COSCUP 2011 即將來臨,為了迎接這個盛大的活動,我和某大叔大半夜的在路邊拍照。

總之,
COSCUP I AM COMING!!!!


咱們 COSCUP 見! We (heart) Open!
 
- lRabbit

2011年7月1日

20 萬瀏覽人次達成!

剛剛發現了一個小小的事情,那就是我的網誌自從裝了 sitemeter 計數器以來,已經正式超過 20 萬人瀏覽囉!( sitemeter 並非一開始就裝)

僅以此圖和本文紀念 20 萬人次的達成:

BTW, 我也順便換上了 Google 的 +1 按鈕,至於原本的黑米和 funP 我之前就已經拿掉囉,然後我想推友應該都有用 twitthat 對吧? 所以我就不放 twitter 鈕了。

以上,謝謝收看。 :)

2011年6月27日

台北市政府與智慧型手機軟體市集的退費機制

這幾天有一個炒得沸沸揚揚的話題,今天來到了一個高峰,就是關於 Android Market 和 AppStore 等智慧型手機的軟體市集退費機制。 台北市政府要求必須依現行消費者保護法第十九條第一項規定:「郵購或訪問買賣之消費者,對所收受之商品不願買受時,得於收受商品後七日內,退回商品或以書面通知企業經營者解除買賣契約,無須說明理由及負擔任何費用或價款。」 也就是提供七天猶豫鑑賞期的意思。

  • Apple 的做法

關於這件事情,根據北市府的說法, Apple 的回應是表示願意配合提供 7 天鑑賞期,並在未來逐步修改軟體配合。 其實 Apple 的退款機制一直存在,只要消費者在 30 天內覺得想要退款,只要寄信給 Apple 基本上就可以獲得退費。 之前的爭議點是有人以為必須要寫英文信,其實寫中文信也是可以的,只不過回信的時候 Apple 會用簡體中文回你而已。 所以基本上為了配合台北市政府, Apple 只是把鑑賞期由 30 天改成 7 天,除此之外並沒有做什麼具體的承諾。

  • Google 的回應

對於這件事情, Google 表示會在 周四的時候派專員來台進行溝通,在進行進一步協商之前先暫時暫停台灣地區付費下載服務。 結果到了台北市府和媒體的耳朵裡就變成了「Google 拒絕配合台灣法律提供 7 天鑑賞期,並揚言全面下架付費軟體」,然後台北市政府就祭出了 100 萬重罰,並且要求限期改善, 7/1 日視 Google 回應決定要不要再度開罰。 (塑化劑都在那邊勸導半天了還只罰 30 萬,要是處理塑化風波能有這一半的積極就好了……)

  • 法源依據

讓我們來看一下台北市政府開罰的法源依據,首先一定會有很多人好奇這件事情為什麼是由台北市政府處理,其實我起初也感到十分的好奇,不過基於 Google 的台灣分公司美商科高國際有限公司登記在台北市的緣故,所以依法台北市是有權利管的。 再來就是台北市政府引用的法條:「郵購或訪問買賣之消費者,對所收受之商品不願買受時,得於收受商品後七日內,退回商品或以書面通知企業經營者解除買賣契約,無須說明理由及負擔任何費用或價款。」

這個法條原本是適用郵購的,不過因為最近網路購物的興起,所以非實體通路的網路購物也適用於七天鑑賞期限制。 根據消保法第二條第一項第十款:「郵購買賣:指企業經營者以廣播、電視、電話、傳真、型錄、報紙、雜誌、網際網路、傳單或其他類似之方法,使消費者未能檢視商品而與企業經營者所為之買賣。」有定義所謂的「郵購」。

但是這樣很明顯的就出現一個問題,那就是關於「電子書、軟體、音樂」等等「數位內容」,如果同樣適用這個七天鑑賞期的話,由於這類東西容易被拷貝,所以會造成賣方的權益無法被保障,又例如電子書和手機遊戲好了,七天的時間應該足夠全家人看/玩完兩輪了,那這樣豈不是大家可以用完再還給它的意思了嗎?

如何確定消費者拿到東西只有進行「鑑賞」? 我們來看PChome 24 小時線上購物軟體買賣的「關於退貨」裏面是這麼說的:「PChome Online線上購物的消費者,都可以依照消費者保護法的規定,享有商品貨到日起七天猶豫期的權益。但猶豫期並非試用期,所以,您所退回的商品必須是全新的狀態、而且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

所以就是說,這個七天鑑賞期是讓你「鑑賞」的,不是給你「試用」的,所以當你在 Android Market 或 AppStore 上付款完畢安裝好後,基本上就是形同拆封的意思,因為你已經可以使用該軟體了。 反過來說,在 PChome 上面購買軟體,如果不拆封下來安裝,我是怎麼知道這個軟體合不合我用,能不能在我的裝置上正常運作呢? 所以如果 Android Market 和 AppStore 不符合規定,那麼 PChome 這樣也不合理囉?

由於有這麼些尷尬點,所以在消保會研擬的「消費者保護法修正草案」中已經做出修正來適當保障賣方的權益。 奇妙的是,這個已知有缺陷的法律現在台北市政府卻大張旗鼓的要裁罰?

  • Google 的處理方式

接著要看的就是 Google 的處理方式, Google 對這件事情做出的臨時應變是把台灣地區的付費軟體服務暫時關閉,如此一來不但對台灣地區 Android Market 消費者造成權益上的損害(因為付費軟體使用者暫時無法從 Android Market 更新或下載已購買之程式),也對台灣地區的付費軟體開發者造成嚴重的損失(因為等於被莫名斷了通路),因此我個人認為也許 Google 認為這是臨時的權宜之計,但這實在是太魯莽了,造成消費者和開發者同時變成這場紛爭當中的犧牲品。 然後還被無故冠上「綁架消費者」的罪名,最後還是被北市府以不願配合為由開罰了 100 萬。

  • 台北市政府開罰 100 萬

不過換一個角度說,如果 Google 不這麼做繼續賣,專人也沒辦法在期限內到台灣解決這個問題,北市府是不是也是會因為 Google 沒有在期限內解決問題而開罰呢? 如果是,那麼請問 Google 應該怎麼做呢? 有網友用簡單的對白來呈現這件事情:

  • 北:「你們賣東西必須要有七天鑑賞期!請限期改善不然就開罰!」
  • G:「抱歉辦不到,暫時先下架不賣了,等進一步協商再說吧!」
  • 北:「不賣?你敢綁架用戶來對抗我?罰你 100 萬! 限期改善否則再罰 150 !」
  • G:「……」

如果你是 Google ,你會怎麼做呢? XD

  • 賠上的是用戶和開發者權益

若回頭看這件事情的出發點,其實台北市政府的出發點是好的,目的是為了保障消費者的權益,不過由於行事方式太過魯莽和粗糙,現在搞到兩邊都不好下台的僵局,順便賠上了消費者和開發者的權益,針對北市府的一番做為,又有網友做了精闢的結論:

  • 目前狀況是: Apple 原本 30 天內可以寫信退費,台灣區變 7 天; Google 本來 15 分鐘內可以直接退費,台灣區變買不到軟體了。

嘛…… 所以付費軟體開發者和消費者們可以和 Google 和北市府求償嗎?

2011年5月19日

敗家文 - NOKIA BH-503

上禮拜入手了一隻 NOKIA 的藍牙耳機,到今天為止合計入手滿七天了,趁空檔開篇文記錄一下。

BH-503一直以來我都是用我的鐵三角耳機在身兼多職,包括電腦、用 iPod 聽音樂、手機看 YouTube 等等。 不過因為我用到耳機的頻率非常的高,因此我可憐的小鐵時常被我塞來塞去的,畢竟有線耳機收起來不是這麼的方便,而且我總覺得我應該讓它專注在播一些注重音質的東西上,什麼都拿它來頂實在太可憐了。

此外,騎車時接電話還挺麻煩的,雖然我手機有付免持聽筒,不過我實在不想隨身攜帶兩付有線耳機(光想收線我就累了),而且它音質並不怎麼樣,所以我並不會想要拿它來聽音樂,然後小鐵身上又沒有接電話的按鍵,所以一直以來都有考慮入手藍牙耳機。 其實之前買過一隻單音的山寨藍牙耳機,不過它很快的就因為電充不進去葛屁了,因此這個問題一直未解。

幾個禮拜前剛好看到有個賣家在做免運費的活動,因此就弄了一隻 NOKIA BH-503 ,一方面解決缺一個免持的問題,另一方面,平時在看 YouTube 或做一些雜務時就可以把這件事丟給它,這麼一來就可以讓我的小鐵好好專心的做聽音樂這件事情了。

這隻耳機的外觀我挺喜歡的(雖然是近來讓我很切心的 NOKIA ),在很之前 5800 的宣傳照時,就有一張是搭配這隻耳機的照片,紅黑配色的 BH-503 ,和 NOKIA 的 Express Music 系列整個就是一隊巒生,雖然我現役的手機不是 NOKIA ,但它的造型還是令我很喜歡。 重點是戴起來不會很蠢,而且耳罩式和小鐵剛好互補,也不會有耳道式耳機戴上去以後完全聽不到外界聲音的那種這麼恐怖的隔音效果。

音質的部份,因為是藍牙耳機,立體聲的部份是走 A2DP ,所以音質一定會多少受限。 除此之外基本上簡單的形容它的表現就是很大眾口味的那種。 它的低音有彈性、力氣夠,算是挺漂亮的。 和小鐵不同,小鐵的低音比較有片狀的感覺,這隻則是有彈性的。 至於高音的部份…… 我個人是覺得它應該就是所謂的沒高音…… 也有可能是我被鐵三角養壞的關係,不過以藍牙耳機來說,它的表現算是十分的出色了,而且甚至還比我預期的還要好,所以不要緊,而且我本來也就不是拿他來專門聽音樂的。 不過就像我剛提過的,它的聲形還滿合一般人味口,也滿適合播流行樂的,所以大部分的人應該都會喜歡吧!

耳機的控制板都集中在右耳,包含了指示燈、一個多功能鍵(電話圖的那個)、上一首、下一首和播放/暫停鍵。然後側邊也有音量控制鈕。 左邊則是如上圖一般空空如也,非常乾淨。它的音量鍵有點緊,不是很好按,不過還可以。 倒是指示燈好亮,在暗的地方使用其實還滿高調的,這實在不是我的風格啊。

耳機拿起來比想像中的有份量,不過倒不算重,是一個「有紮實感」的重量。 基本上續航力還滿足的,根據說明書的說法充飽一次電是可以連續聽歌或講電話 13 小時,但我怎麼都覺得實際用起來感覺比較長。 我買回來到現在幾乎是一直用,不過一個禮拜下來也不過剛充第二次電。 倒是充電比較久,要耗費大概 3 ~ 4 小時,我在想可能是付的充電器太貧弱的關係。

佩戴上,這隻耳機的內部是用海綿,戴起來很舒服,主要固定是支架靠在耳殼上支撐,因此也不會像有些耳機夾的會讓人頭痛,長時間佩戴基本上不會不舒服。 不過因為內部是用海綿,所以在台灣這種天氣戴起來是滿熱的。 然後可能要記得時常清一下耳朵,不然光想久了以後可能會卡很多汗和耳垢,就覺得好噁心。

為了這個,我還特地把我最討厭的 PulseAudio 給裝上去了,感想是 PulseAudio 還是一樣的雞助,不過費了好一番功夫,好險除了 VLC 和它還是感情很不好以外,剩下的問題是都有搞定,不然用起來還真是頗麻煩的。 然後手機的部份,我買的賽微語音命令終於有用了! 開心! 雖然一個人在那邊對著手機講話還滿蠢的,不過這樣要打電話就不用邊騎車邊挖手機了。

一個禮拜下來基本上 BH-503 使用體驗非常愉快,聲音品質足以應付我日常所需之外,用起來爽度也挺高,然後電腦和手機都能同時配對(有的藍牙耳機一次只認一個配對的裝置),所以用起來十分方便。 不過買了以後才想到,戴這隻耳機的話是不能戴全罩式安全帽的,對全罩式安全帽情有獨鍾的人要注意一下。 但是就算是一般藍牙耳機,戴了全罩式安全帽也沒辦法按接電話吧?

2011年5月17日

Blogilo

前陣子發現一個不錯的寫網誌軟體,是 KDE 程式,一直沒機會去試,剛剛稍微用了一下感覺還不錯,簡單介紹一下。

這軟體叫作 Blogilo ,由於 Blogger 付的編輯器雖然堪用,但一直沒有說很理想,比如說可供編輯使用的視野實在是太小了。 而且我還是比較偏好本機編輯器,這麼一來不但沒網路也可以寫網誌,也可以不用怕寫到一半網路突然斷線。 重點是,本機應用程式反應速度還是比較快。 因此雖然一直以來都是用 Blogger 的後台在寫,但若有個可以 blogging 的程式,應該可以增加我來網誌除草的頻率。 XD

這就是 Blogilo 的執行畫面,它有一般會有的所見即所得編輯器、 HTML 編輯器,當然也有預覽功能,比較特別的是,它的預覽功能可以 load 網誌的 CSS 進來用,所以可以看到比較接近實際的情況,這點我就覺得很好用。 重點是 native application 做什麼動作都快啊!

不過這玩意的所見即所得編輯器還滿容易生出一些 dirty code 的,所以傳之前還是得稍微清一下。

關於安裝,拿 Kubuntu Natty Narwhal 來說,你只要在套件庫裡就可以找到它,你可以直接打開套件管理員找,或是用 aptitude 安裝。

$ sudo aptitude install blogilo

現在這篇文章就是用 Blogilo 寫的,官方網站在這邊,不過我現在怎麼連都 403 就是。

2011年4月26日

歷史上的今天,我們真的學到教訓了嗎?

看了一下今天的日期,一個很熟悉的數字映入了眼簾,也許是最近特別關注這件事的關係吧。

4 月 26 日,歷史上的今天,發生過許多大大小小的事情,就如維基百科所記載的一樣。 其中, 25 年的今天,發生的一件人類歷史上最嚴重的災難之一,要不是最近的事情,我想恐怕這個深深烙印在人類歷史上的瘡疤,也漸漸的因為時間的流動,讓鮮明的記憶逐漸褪去。

Chernobyl and Pripyat -1028

Chernobyl DisasterЧорнобильська катастрофа ,車諾比核電廠事故),是的想必大家都知道我指的是哪一件事情了。 在 25 年前的 4 月 26 日,位於前蘇聯(現烏克蘭北邊邊境)車諾比這個城市的車諾比核電廠第四號反應爐發生爆炸,雖然最後前蘇聯政府投入最大努力,犧牲了約 60 萬清理人的健康來讓災難的傷害程度減到最低,但依舊是讓幾乎整個歐洲的所有國家陷入輻射塵污染威脅,其中北鄰烏克蘭的白俄羅斯,更是受到嚴重的污染。

根據車諾比清理協會的報告指出,光是清理人的部份(蘇聯將這次災難負責整理及復原的人,稱之為「清理人」),就有 10% 因為該次核能事故的清理工作而犧牲,約 165,000 人殘廢。 其他受到這次核子事故的影響的人數更是沒有辦法估計的。 當然除了人類以外,在生態環境方面的損失級危害,也是難以想像的。

最後,人類用大型的石棺將爆炸的車諾比核電廠第四號反應爐封印起來,這場震驚全世界的核能災難才暫時被控制住。 25 年後的今天,車諾比核電廠附近以及相鄰的城市普里皮亞季( Припять Prypiat )仍舊沒有人居住,在人類的退出之後這裡漸漸成為被一般人所遺忘的地方。 然而雖然經過時間的推移這裡已經不再像當時一樣的不可接近,但石棺下所封印的第四號反應爐,仍舊埋藏著大量的放射性物質,要讓這些放射性物質消失的時間長度,幾乎可以等於永遠。 圍住這些放射性物質的石棺,卻隨著時間逐漸的風化,目前,工程師正在建造新的更穩定可靠的石棺,以永遠包覆這個地方。一直到 25 年以後的今天,車諾比核電廠事故的善後工作仍舊持續進行,然而這將是一場沒有盡頭的戰爭。

Chernobyl

這場災難,除了在蘇聯發展核能成果的臉上狠狠賞了一巴掌以外,更在人類的核能發展史上深深的刻了一橫。 諷刺的是,時間推移經過 25 年,人類並沒有因為這場不可挽回的世紀災難所留下的教訓而免於下一個悲劇的發生,反而在 25 年後的今天,我們甚至是為了一場新的 7 級核子事故在付出另外一項經濟、健康、生命以及生態上的嚴重損失。

此次日本福島第一核能發電廠事故仍在進行中,所以我們還沒辦法統計我們究竟在這次災難中損失多少,但可以肯定的是,這個影響將會是長遠的,同在這顆地球上,我們誰也沒有辦法置身事外。 下一個 25 年呢? 再 25 年以後我們可以從這兩次災難中學習到多少? 再 25 年以後我們可以再離核能所隱含的威脅更遠一點點嗎?

歷史上的今天,我們真的學到教訓了嗎?

日本 がんばれ

2011年4月25日

關於 Android 的地理定位記錄問題

最近 iPhone 被爆出會默默記錄裝置所在位置的問題,自然身為另一當紅智慧型手機作業系統的 Android 也馬上就中槍了,甚至還有人製作出了可以分析 Android 定位記錄的工具。 因為我沒有 iPhone ,所以我就 Android 的情況做了一些研究和了解,實際上 Android 的部份和 iPhone 是不太一樣,說真的其實也稱不太上是隱私問題。

首先, Android 這份定位記錄的所在位置是 /data/data/com.google.android.location/files 底下的 cache.cell 和 cache.wifi 兩個檔案,然後這份資料並不是定期的主動記錄裝置位置,從我手上的 Android 裝置取得的資料看起來,每一筆定位記錄的時間間隔並沒有規律,因此我個人猜測它單純的只是一份定位記錄,也就是當你的手機有任何程式或系統本身需要進行 Wi-Fi 或基地台的輔助定位後,留下來的歷史記錄,分別是最近 50 筆基地台記錄和最近 100 筆的 Wi-Fi 定位記錄,裏面記錄的內容包括座標資訊和 Wi-Fi 的 Mac Address 等等。 主要的用途是下次你開啟 Google Maps 或是其他定位程式時,能夠參考這些歷史資料來非常快速的取得大略位置,用以加速定位。

而這份資料引誠如 Google 所說,並不包含個人識別資訊,所以光憑這份資料, Google 是沒有辦法直接判定你是誰的,不過我個人是保留利用這份資料當作輔助進行追蹤的可能性。

除了僅最近 50 ~ 100 筆資料以外,這份資料由於不是使用精確的 GPS 定位,只是記錄基地台或是 Wi-Fi 的位置,所以事實上它可以說非常的不精準(真的超不準的),在地狹人稠的台灣要用它來找到精確的形蹤其實是有相當的困難度的。

然後,在這邊和 iPhone 的狀況有點不同的是,由於這是一份用於輔助定位的記錄資料,所以它是可以關閉的,你只要在設定的位置與安全性設定裡把「使用無線網路」這項給關閉,就不會有這份資料了,然後它也不會跟著同步作業從你的手機跑到電腦裡,而其實當你初次設定手機的時候, Google 其實就會跳出一個詢問視窗告知你這件事情了,如果你不同意,可以不要打開輔助定位功能,每次你在打開「使用無線網路」定位的時候,也都會有一個視窗再確認一次,所以嚴格說起來 Google 已經善盡了他告知的義務了,雖然我知道大家都沒在看。

關於權限方面, cache.cell 和 cache.wifi 這兩個記錄檔的權限是被設定成 600 ,也就是除了擁有者(com.android.google.location)和 root 以外,其他的身份是沒有辦法存取的,也就是說按照常理其他程式在沒有取得 root 身份的情況下是不可能有辦法取得該資料的,所以沒有 root 的用戶大可以放心這件事。 假使你是 root 用戶,又沒有用相關程式來控管你的 root 權限的情況才比較需要擔心這件事。

在這邊提供給所有已經 root 的使用者一個方法,假使你真的不放心,擔心手機遺失該資料可能會落入陌生人手中(雖然不知道能幹嘛啦),除了關閉無線網路輔助定位,你也可以利用這個方法讓手機既不留下定位記錄,又能使用無線網路輔助定位的功能。 由於權限問題這必須要有 root 的人才有辦法做。 首先請連接電腦並且 adb shell 之後鍵入以下指令:

$ su
# rm /data/data/com.google.android.location/files/cache.cell
# rm /data/data/com.google.android.location/files/cache.wifi
# ln -s /dev/null /data/data/com.google.android.location/files/cache.cell
# ln -s /dev/null /data/data/com.google.android.location/files/cache.wifi
# exit

其實這個動作僅只是把這兩個記錄檔指向 /dev/null ,這樣手機就會把資料記錄到「無雲的宇宙」當中了。 不過此時如果你把輔助定位關掉的話,剛建好的連結會被當成垃圾刪掉喔,如果有關掉的話記得重建連結。

在這邊也要替 iPhone 解釋一下就是,雖然 iPhone 記錄這份資料的理由不明,而且據說在勾了某個選項以後還會回傳給蘋果(預設不會的樣子),但實際上因為只是記錄基地台位置,而且記錄頻率又低,所以這份資料並不精準(可是可以回溯到一整年的記錄就是了囧)。 雖然會隨著同步被存一份在電腦上,但基本上同步的資料是可以選擇加密的,如果不放心可以選擇把它加密起來(雖然這樣會變慢)。 即使目前沒有已知方法可以停止 iPhone 主動記錄位置的行為,不過據說 AppStore 上面有可以幫你定期砍記錄的程式,不放心的話可裝來試試看。

Anyways, 無論是 Android 還是 iPhone ,這份資料的利用價值並不高,要直接在手機上被第三方利用,原則上不是件非常容易的事,所以在擔心手機曝露自己的形蹤以前,是不是該先想想你在那個 F 什麼 B 的網站上打卡的頻率啊?……

2011年3月19日

核能發電、輻射污染對人體造成的影響之於我的理解

警告!這是認真文!

2011 年 3 月 11 日,日本發生芮氏規模 9.0 強震,隨之而來的福島第一核電廠事故,讓全世界開始質疑核能發電的安全以及擔心遭受來自日本輻射污染的威脅,搞得現在人人自危。 以下僅以我國中物理化學的印象簡單的解釋我的理解。

  • 核能發電的原理?

核能發電分成核分裂跟核融合兩種,顧名思義核分裂就是讓原子核裂開(例如我們現在的核能發電廠),核融合就是兩個或多個原子核融合成一個原子核(例如太陽會發光發熱),在核融合和核分裂的反應過程當中會損失一些質量(就是反應後的產物總質量小於反應前),這些損失的質量就會轉換成能量,而我們就是透過這個過程所釋出的能量發電的。 這個就是核能發電的能量來源。

  • 核能發電如何進行?

一般來說我們現在的核能發電廠,全是使用核分裂反應,因為核融合反應發電成本還太高,還沒辦法進入商業化階段,所以核融合反應發電目前還沒有被應用在核能發電廠上。

目前我們用的核能發電方式,簡單的說就是發射中子去撞擊 鈾-235 的原子核,使 鈾-235 的原子核分裂成兩個較輕的元素, 鈾-235 原子核分裂後會釋出一些中子、輻射線和能量,釋出的中子會再去撞擊其他 鈾-235 的原子核,產生連鎖效應。 然後放出的能量,就可以轉換成電能供我們使用。 為了控制核分裂反應,我們利用控制棒吸收釋出的中子,以控制分裂的速度。

  • 為什麼要使用核能發電?

核分裂的核能發電具有供電穩定、成本低廉的優點,故當今被許多國家所採用,以台灣來說,約有二到三成的電力是來自於核能發電,另外約六到七成是來自於火力發電,其餘的發電方式佔的比率階非常的少。 而相對於火力發電,核能發電是相對較為乾淨且低廉(這關係到電價問題)的電力來源,雖然現階段的核能發電(核分裂)不是乾淨的能源。

  • 核能發電跟放射性物質、輻射之間的關係?

所謂輻射的問題,其實是來自於核能發電所使用的原料和產物,目前我們所能控制的核分裂反應它所使用的鈾礦,以及產生的部份核廢料,是屬於放射性物質。 所謂放射性物質,就是這種元素的原子其原子核是不穩定的,所以它們會自發性的衰變成相對穩定的元素,而在這個衰變的過程當中就會釋放出一些放射線,如: α 射線、 β 射線和 γ 射線,這就是所謂的放射性元素。

而對我們有害的,就是這些放射性元素在衰變的過程當中所釋放出來的游離輻射,輻射可以分成游離輻射和非游離輻射,非游離輻射包含我們肉眼看得到的可見光、紫外線、紅外線、微波以及我們傳輸用的無線電波等等,這些電磁波因為能量低波長長,不具有游離其他原子或分子的能力,所以稱為非游離輻射,而游離輻射,就是至少能從其他原子或分子當中,游離出至少一個電子的輻射線,即稱為游離輻射。 包括波長短於紫外線的 X 射線、 γ 射線等電磁波,以及 α 射線和 β 射線。 一般新聞或媒體在討論相關問題時所指的「輻射」,指的都是「游離輻射」。

  • 為什麼游離輻射對生物有害?

具放射性的元素所放出的輻射線會破壞細胞核中的染色體,使染色體被切斷或改變。 造成的結果就是細胞分裂出現問題,變成不正常的癌細胞、或者無法進行細胞分裂。 所以嚴重曝露於游離輻射當中的人,會因為身體裡細胞的染色體被破壞,而沒辦法分裂出新的細胞。 然而身體上的舊細胞依然持續的老化崩落,所以在皮膚的部份就會開始因皮下組織長不出新的皮膚而開始全身潰爛,內臟黏膜無法增生,進而引發多重器官衰竭而死亡。 而曝露於游離輻射比較少的人,也有可能因為身體裡的染色體被改變而產生癌細胞,若是影響到生殖細胞的話,就有可能會生出畸形兒等等。

  • 所謂輻射污染?

所謂受到輻射污染的人,並不是指受到游離輻射的照射,而是指身上有附著或是吸收了放射性的物質,如果這些放射性的物質附著在身上或者是被吸收到身體裡,就會造成皮膚或內臟持續曝露於這些放射性物質所放出的輻射線當中,進而對身體造成傷害。 而所謂的防止輻射污染要戴口罩穿長袖衣服,就是要避免附著放射性物質的灰塵被吸入體內或附著於皮膚上,而不是阻擋游離輻射本身,因為其中 α 射線,只要一張紙就可以阻隔,根本穿不過皮膚,而穿透力最強的 γ 射線,可能連厚達數公尺的水泥牆都擋不住,更不要說只是一層薄薄的衣物或口罩。 所以戴口罩或穿長袖衣物,並不是阻擋游離輻射,而是阻擋具放射性的物質。 同樣的,並不是「游離輻射會飄」,而是這些放射性物質會附著在灰塵上飄到其他國家。

  • 含碘片抗輻射?

具有放射性的元素有非常多種,其中一種是碘的同位素 碘-131 (一般穩定的是 碘-127 ),而所謂要含碘片,其實是因為碘是維持甲狀腺機能的原料,所以說我們身體的甲狀腺會吸收碘,當然也會吸收具有放射性的 碘-131 ,在初期遭受到 碘-131 污染的時候,為了避免身體吸收 碘-131 ,故採取含碘片的措施,用高劑量非放射性的碘「卡位」,讓甲狀腺不會吸收大量具放射性的 碘-131 。

至於含碘片防止輻射的說法,從以上的論點可以看的出來這種說法並不正確。 首先,造成輻射污染的放射性元素不只有 碘-131 ,還有非常多種如 鈾 和 銫 等等。 此外,輻射污染所造成的傷害並非只針對甲狀腺,所以含碘片並不能防止輻射傷害,對於防止放射性元素進入體內也毫無幫助。 碘片的使用時機只有在遭受到 碘-131 污染後的六小時內使用才有效,因此更不用說是食用碘鹽。 要透過食用碘鹽要達到相同的效果所需的量,大概會先被鹹死。 而在正常情形下服用過量的碘是對身體會造成危害的,例如甲狀腺機能亢進等等。 所以沒事含碘片不但抗輻射不成,還會先搞壞身體。

  • 啊所以核能危機到底如何自保?

身為鄰國的台灣對於日本這次核電廠的危機許多人都感到十分恐慌,但事實上這次事件並非像車諾比核電廠事故那樣有大量的放射性物質洩漏,按照風向,附著放射性物質的灰塵也不會飄來台灣,依照目前的狀況台灣人真的不需要自己嚇自己,就算真的來了也很難躲的掉。 因此我個人認為在那邊庸人自擾是毫無意義的。

以上是我個人的理解和看法,如有錯誤歡迎指正。

2011年1月14日

快要一年了

去年的 1 月 28 日,興高采烈的迎接了我的新朋友,轉眼間一年就快要過去了,時間過的真是非常的快呀!

今天無意間在床旁邊的縫裡挖到了我找了好久的免持聽筒,為了避免再找不到,把它收好之餘,打開手機的盒子順便聞一下手機盒子裏邊還殘存的一點點新手機的味道。 看著 HTC 近年來一直以來的很小盒的手機包裝,彷彿又回到了當時我迎接這台 HTC Tattoo 的時候。

時光飛逝, Android 手機可以說是「一秒千里」,在那個時候本來就已經不怎麼樣的 Tattoo ,現時幾乎可以說是成了沒人要的等級,不過我還是很難以忘記當初新機躺在手心裡的喜悅,尤其是是我一直很想要的 Android 手機。 經過我一年的摧殘,不知道被我刷了幾次機,返回鍵也被我按到小箭頭都掀起來了,但它還是非常努力的在工作著,雖然它速度真的很慢,有時候卡住我甚至差點想把它摔掉。

雖然一年過後的今天還是沒一個完美的 2.2 韌體,不過看著 xda-developers 上的開發腳步,我想應該不會離太久了才對,這隻可能會被大家嫌很難用的手機應該至少還會再陪我一年的時間吧! 我想暫時來講 2.2 應該夠了,再上去我怕它跑起來恐怕只是更喘而已吧! 期待完善的 2.2 韌體出現。

謝謝我手機這一年的陪伴,雖然你真的很慢,不過其實還蠻好用的,往後的日子還得靠你了啊!